返回
收藏
下载

调研报告:大学生友善观培育路径探析


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就公民层面而言是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,其中“友善”是公民优秀的个人品质,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、社会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和道德纽带,更是维护健康良好社会秩序的伦理基础。当前,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友善观整体呈现向上向好的态势。然而,受多种因素的影响,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友善观的价值要素及要求仍存在着认知偏差、情感缺失、品质缺失、行为缺位等困境。对此,高校应在大学生友善观培育上下功夫,探寻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的有效路径,增强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的实效。

一、新时代大学生践行友善观存在的困境

1.部分大学生友善认知存在偏差。当前,部分大学生对友

消耗 1 篇笔墨文库配额,会员有效期内无限次查看